访问必赢线路检测3003官网
ENGLISH
2019-11-01

文化自信与国运兴衰

文化自信与国运兴衰
        来源:解放军报 作者:国防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颜旭

2019年第12期《求是》杂志发表习主席的重要文章《坚定文化自信,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》。在文章中,习主席指出:“坚定文化自信,是事关国运兴衰、事关文化安全、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。”文化自信与国家命运休戚与共,文化自信则民族自信,文化兴盛则国运兴盛。我们应当充分认识文化自信与国运兴衰的重要关系。

文化自信与国家命运休戚与共

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史上,自信是厚重的文化底色。基辛格在《论中国》一书中写道:“在过去的2000年里,有1800年中国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要超过任何一个欧洲国家。直到1820年,中国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仍大于30%,超过了西欧、东欧和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。”发达的农业文明不仅赋予中华文化以独特的价值,也赋予其坚定的文化自信品格。正如习主席所指出的:“在每一个历史时期,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。从诗经、楚辞、汉赋,到唐诗、宋词、元曲、明清小说等,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星河。中华民族文艺创造力是如此强大、创造的成就是如此辉煌,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,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豪,也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信。”

鸦片战争是中华民族也是中华文化发展的一道分水岭。此后,清政府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下割地赔款,备受屈辱。一页页不平等条约,卷走了中国人民数以亿计的财富,也羞辱了一个泱泱大国的尊严。文化自信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,陷入历史的低谷。曾经引以为傲的中华文化自然也成为人们反思的重要对象,而一些人反思的结果是:中国不仅器物不如人、制度不如人,文化亦不如人,欲救中国,只能“改弦更张”“驰骋欧美”。但这一时期的文化自省,为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。马克思主义的传入,不仅掀开了中国革命的崭新一页,也掀开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崭新一页。毛泽东同志说,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,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。伴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风起云涌,中华文化也开启了全新的发展历程。在这个过程中,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创立的革命文化,犹如涓涓细流不断汇入中华文化之中,不仅为其增添了“新鲜血液”,更升华了境界。

历史表明: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是任何国家、任何民族推动文化发展、树立文化自信的前提条件,没有这个条件,再美妙的文化蓝图都只能是海市蜃楼。新中国成立后,获得彻底解放的中华民族,不仅实现了主权的独立,更获得了精神上的独立。“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。”在砥砺奋进的社会主义建设中,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,锤炼出既反映时代潮流、又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精神,创造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,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去粗取精和时代重塑。这一过程,也是文化自信的再造过程。我们党把这一过程积聚的精神力量释放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,迅速建立起了独立而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。全新的国家、全新的制度、全新的文化相互支撑,共同照亮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途。

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,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。改革开放不仅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高度,也创造了中华文化发展的新高度。大国崛起的历史表明,经济发展代表的不仅是“经济硬实力”的提升,也是“文化软实力”的提升。伴随着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今天的中国不仅企业、商品、游客遍布世界,中国文化、中国智慧、中国价值也在影响世界。对此,习主席深有感触地指出:“当今世界,要说哪个政党、哪个国家、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,那中国共产党、中华人民共和国、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。”

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坚定文化自信

历史是一面镜子,从历史中,我们能够更好地看清世界、感悟人生、认识自己;历史也是一位智者,同历史对话,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过去、把握当下、面向未来。回顾近代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,不难发现,文化自信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。只有国家强盛,文化自信才能获得最为坚强的支撑。

习主席指出:“每到重大历史关头,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。”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,既是一部中华民族从备受屈辱到站起来、富起来再到走向强起来的发奋图强史,也是一部中华文化从自卑到自立再到自信的文化自强史。今天的中国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,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,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。对于当今中国来说,现代化仍是未竟的目标。所以,习主席反复强调:“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”,指出:“只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,毫不动摇坚持发展是硬道理、发展应该是科学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想,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,才能全面增强我国经济实力、科技实力、国防实力、综合国力,才能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雄厚物质基础”。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和正在深度调整的国际战略格局,丝毫的自满和点滴的懈怠,都会给我国的现代化之路增添障碍,必须再接再厉、一往无前,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。唯有如此,才能为文化自信奠定更为厚实的物质基础。

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蓝图上,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重要部分,这不仅在于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,更在于它是文化自信的根本。当今世界,中国价值观念有许多被扭曲、被屏蔽;当今中国,主流文化也有一些被歪曲、被污秽。解决这些问题,既要靠政治谋划,更要靠文化实力支撑。要通过大力创新文化,积极发展文化产业、文化事业,解决软实力和硬实力之间存在的“落差”问题;通过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、增强文化国际传播力,解决信息流进和流出之间存在的“逆差”问题;通过积极参与全球文化治理,增强国际话语权;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,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。总之,文化只有繁荣发展,才能带来自觉自信。

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

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,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,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。只有坚定文化自信,中华民族才能汇聚起磅礴的精神力量,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才能获得最为深厚和坚强的精神支撑。在当今中国,坚定文化自信不仅是事关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文化命题,更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命题。

今天的中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,但国家始终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,保证中国道路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,既靠政治制度、国家机器、法律法规的硬约束,也靠文化认同、价值认同的软约束。坚持文化自信,是更基础、更广泛、更深厚的自信,是更基本、更深沉、更持久的力量。保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沿着正确的道路推进,只有坚持“硬约束”为“标”,“软约束”为“本”,标本兼备,方能化“坎坷”为“坦途”,化“矛盾”为“动力”。

依托改革开放所释放的巨大能量,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理性认知逐步加深,人民群众对中华文化的信心不断增强。但也要看到,当今中国文化的基本图景可谓多元杂处、多样共生,西方文化与民族文化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、马克思主义文化与非马克思主义文化相互交织,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文化自信,不仅需要热情,更需要理性。一是克服文化自卑心态。文化自卑是一种文化不自信的心态,突出表现就是“以洋为尊”“以洋为美”“唯洋是从”,热衷于“去中国化”。须知,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强盛的民族是靠否定自身而崛起的,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是靠虚无主义形成的。全球化的深入发展,要求我们必须具有国际比较视野,但如果在国际比较中丢失了自己,否定了自己,那这样的比较就失去了意义。二是克服文化自负心态。“物无美恶,过则成灾。”相对于文化自卑,文化自负则是一种过度自信,它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在民族文化的自我满足、自我陶醉中排斥人类优秀文化成果,中华文化在近代衰落的根源正在于此。一个妄自菲薄、数典忘祖的民族是注定没有前途的,但一个目光狭隘、妄自尊大的民族也是注定不会成功的。